《文史哲》
蜀人钟子丨盐考录:文史名家陈友琴笔下的自流
陈友琴:咸的自流井(《川游漫记》)
作者:钟永新
近代以来赴四川自流井进行科学考察的人物甚多,或以论文,或以笔记,或以报道,或以影像,或以讲学,作者范围包括大学教授、政治家、科学家、教育家、工程师、文化人等,其中以新闻报道尤有人文特色。据统计,先后有60余种报刊发表过有关自流井盐场考察的内容,形式多样,资料丰富,如《科学》《机工》《矿冶》《励志》《东方杂志》《旅行杂志》《通俗画报》《科学画报》《盐务汇刊》《谈盐丛报》《地质论评》《地质专报》《化工通讯》《中大化工》《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》《清华周刊》《国立北京大学地质学会会刊》《国立四川大学周刊》《科学文明史国际评论》(外文)《中国科学与艺术》(外文),等等,构成为近代中国报刊视野中的自流井。
陈友琴(1902-1996),安徽南陵人,1923年肄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文学系。,曾任“中央日报”副刊编辑,1934年以“中央通讯社”身份随同上海记者组织的“川康考察团”入川调查,后考察记录辑为《川游漫记》,1934年10月由南京正中书局出版,2012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。此为近代入蜀记的著作之一,较有观察视野与人文思考可供参阅。新中国成立后,陈友琴转入从事文学研究,先后供职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,在文学研究领域也取得许多成就,著有《温故集》《长短集》《晚清轩文集》《陈友琴集》,合编《清人绝句选》、《白居易诗文述评汇编》等。
本文中作者先介绍自流井的产盐、盐口概况及资本税务,再亲赴调查火井情形与运输情况,后往大坟堡参观盐岩井,凿井方法记载较为详细,如下:
“凿井之法,先觅得泉脉,用长可八九尺之铁杵,架空以徐徐放下,缒凿地面,使成一井,往往非数年不办,井上装置天车地车,作为起重之机。悬丈许长之粗竹,刳空为筒,节节连贯,筒底有启闭之活塞,筒端有竹绠维系,垂入井中,汲井既满,活塞自闭。井上则或以机或以牛,转动各车,将竹筒自井中提上,每一筒容盐水数斗,最多不过一石,颜色以黑为上,褐次之,白最下。即分别注入大桶中。桶中附着竹管,与各锅连接。类似自来水管。将管头之机关拨开,水可立刻注满锅中,从事煎制。煎成白色作盐状,而大功告成矣。”
又至郭家坳,参观天然瓦斯之火井,即通灶井,感叹自流井盐场的科学奇妙,得出凿井“结果有火与否尚不可料,凿井者亦全靠气运,毫无科学方法”的初步结论,最后沿用科学家关于四川蕴藏矿油有否的讨论及附表,认为“至于川省石油,亦以自流井为最有希望”,“川省石油多属于石蜡质石油,可制造汽油等等已无疑义”。次日乘滑竿离开自流井返回内江。
全文提供了丰富的调查数据,也有具体的凿井介绍,可视为一则盐业知识普及资料,此外标题取名为《咸的自流井》却是十分切题有趣。
(2015年8月)
附录:
咸的自流井
陈友琴
自流井一名自贡井,产盐之富为全省之冠,二十二年度产盐三百○三万五千○六十八担(每担一百斤,每担价值三元),约值价九百一十万元,比前两年,多产二十八万八千九百○八担。今年产量有增加之势,因重办废井者甚多,价格大约无甚增减。现本区共有盐井六百四十二眼(川东川南共有十五处,以本处为最好)。劳工共约十余万人,从业工人每日工资一角余,伙食由主人供给。每年正税一千万元有奇,附税由沿江就地征收,无法统计。推销地点,以鄂西、渠河、沪南、涪万、綦边、仁边为多。盐务与政局有莫大之关系,营业盛衰,亦视政局为转移。现在军事平定,井灶行各商,均有利可获,行商资产(连贷入在内)。灶商资本一千六百万元之谱(约有火圈八千口,每口现值二千元计)。井商约值五百万元以上。至于川盐销楚,原为一千一百儎,自淮盐倾销后,去年只销四百余儎。因川盐价高,淮盐价低(川盐在宜昌,每担售价八元有奇,淮盐在宜昌,每担售价七元),唯盐质则以川盐为佳,吃惯川盐者,便不愿吃淮盐。又川盐在宜,每担纳正附税九元四角,在川纳一元,至于淮盐,每担盐本及上税,仅需六元之谱,唯望鄂省当局,酌免附加,可谋补救。记者又询以火井之情形,据谓此间火井系天生之地下瓦斯,用以烧盐者,现共有火圈七千五百五十二口,计东场四千四百六十五口,西场三千○八十七口,火井之火不够用时,则以煤炭代之。煤炭由距此七八十里之威远县运来,每吨价十三四元,运输方面,水运为引盐,陆运为票盐,水运由盐仓抬运下河,每儎(花盐九百担为一儎,巴盐九百六十担为一儎)约需一百余元,用费由自流井用木船运至邓井关,舟资费花盐每儎二百六十元,巴盐二百八十元。又由邓井关换船运至泸州、合江、口(注:应为江)津、重庆等处,每儎五百余元,票盐均由商贩以人力担运,间用骡马驮负云云。次日晨起,乘肩舆赴大坟堡参观盐岩井,井深者二百六七十丈,井口阔仅五六寸,用打水机器,取盐水者甚少,大抵多用牛力,并须引活水(即淡水)入盐岩中,使化为盐水,然后取出。凿井之法,先觅得泉脉,用长可八九尺之铁杵,架空以徐徐放下,缒凿地面,使成一井,往往非数年不办,井上装置天车地车,作为起重之机。悬丈许长之粗竹,刳空为筒,节节连贯,筒底有启闭之活塞,筒端有竹绠维系,垂入井中,汲井既满,活塞自闭。井上则或以机或以牛,转动各车,将竹筒自井中提上,每一筒容盐水数斗,最多不过一石,颜色以黑为上,褐次之,白最下。即分别注入大桶中。桶中附着竹管,与各锅连接。类似自来水管。将管头之机关拨开,水可立刻注满锅中,从事煎制。煎成白色作盐状,而大功告成矣。
上一篇:自贡收藏家姜小平的梦想:筹建文史博物馆,让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