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史哲》
【临朐文史】丸山小民:八旗山蚕丝广告
故纸堆——清末民国里的临朐系列之十六:
八旗山蚕丝广告
——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
作者?|?丸山小民
一
该张广告共1张,单面图文,白纸石印,长宽厘米,略等于一张B类16K纸大小。从保存情况看,印刷时间应为清末民国时期(见图一)。内容为英文,唯中间图绘八座山头,并用汉字标注“八旗山”。从广告样式和内容使用英文来看,此广告应是针对国外客户而专门印制,随产品一并远渡海外。
文字内容从上到下共5行,“八旗山”图上3行,图下2行。第1行“Shantung Improved Filature Silk”,采用哥特式字体,译成中文大意为“山东改良缫丝丝绸(生丝)”(见图二)。第2行“PA-CHI HILL”即“八旗山”音译,第3行“No.1”即“第一”,第4行“CHENG KEE SILK FILATURE”,即“成记丝厂”,第5行“Tsingchow,N.China”,即“中国北部·青州”。
图三:八岐山 摄影:许孝义
八旗山即八岐山(见图三),位于临朐县五井镇花园河村西,山呈东西走向,西高东低,参差不齐,山体为石灰石结构,海拔530米,面积约2平方公里。《魏书·志第六》载“齐郡,秦置,领县九”,其中西安县(治所在今城关街道西安村附近)“有逢(逄)山、八士山。”明嘉靖《临朐县志》卷一记载:“八岐山,以山顶有八尖,故名。或云八旗,则失之考矣。”可见到明朝中期,八岐、八旗之名已存,但邑人已不清楚“八旗”之来历。明户部郎中、邑人傅国有诗赞八岐山:“几回入海穷三岛,端为擎天觅八岐。”诗题小注云“山有八峰,故名八岐”。
清康熙《山东通志》作“八旗山”,其卷六记载:“八旗山,即《魏书》之八士山也,下如九叠屏风,上则八峰骈秀,俗又名八岐山。”而差不多同时刊印的康熙《临朐县志》则作“八岐山”,云:“八岐山,即《魏书》之八士山,下如九叠屏风,上则八峰骈秀,如森戟排空。”但无论八旗山还是八岐山,最初应该叫做八士山,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之北魏时期,即公元534年以前。至于何时改为八岐山、八旗山未见记载。民国《临朐续志》仍称“八士山”,《卷六·山水(一)》记载:“八士山,在县治南二十五里、逄山南十里,有八岐、八旗各名”。
图四
此件广告中间主体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绘制(见图四),写意山水,内容为深山访友图,颇具古代文人趣味。山下溪边,古木数株,一老者坐立草亭中,凝目远视,似有所待;木桥流水,一老者手中持物,倚杖而行,正缓步赴约前来。远处八座山峰参差错落,峭挺苍穹,最上面题“八旗山”楷书3字。傅国《秋日八岐山道中》诗云:“白草黄榆鸟道斜,疏疏点点几人家。石田日照千端绮,山树霜来万种花。”画中季节或非秋天,但由此诗自可想见八岐山风物,令人“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”
二
临朐桑蚕历史悠久。《尚书·禹贡》载:“海岱惟青州……厥篚檿丝”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载:“齐带山海,膏壤千里,宜桑麻。”民国《临朐续志》卷八《重修龙泉桥记》记载:“临朐犹古之骈邑,桑土邱宅,丝枲檿篚,著于《齐乘》。”《潍坊市志》(1840-1990)记载:“据青州市苏埠屯商墓出土的玉蚕证明,早在3500余年前这里已有了植桑养蚕业。春秋战国时期,齐国已成为全国桑蚕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。”
宋欧阳修《晓发齐州道中》诗云:“岁晚劳征役,三齐旧富闲。人行桑下路,日上海边山。轩冕非吾志,风霜犯客颜。惟应思颍梦,先过穆陵关。”。金末元初王寂《送张希召出宰赣榆》诗:“耐久谁如故国山,送君直过穆陵关。一川鱼鸟江淮近,千里农桑海岱间。”穆陵关为齐长城重要关隘,在临朐南境。此两诗所言农桑盛况,或是诗人从临朐过境时所亲见。
临朐所产蚕丝行销海外,古已有之。《潍坊市志》记载:“汉代,临朐、青州以丝绸美观、轻软、保温耐腐,誉满中外,丝织品通过‘丝绸之路'行销西域各国。直到元明,蚕丝业仍有一定位置。”光绪《临朐县志》卷八记载临朐所生产丝:“贸迁之远,兼及泰西诸国。”“泰西”犹极西,旧泛指西方国家,一般指欧美各国。民国《临朐续志》卷十一也记载临朐“在昔旧法缫丝,利用已遍全国,贸易且达西欧。自后改用新法制成厂经,尽销外洋。每岁出口至三千九百余箱,平均比较可年出三千余箱,可云至巨。”临朐与益都(今青州市)所产生丝,清末民国时期曾占到全国出口的3%以上。
上一篇:《中华读书报》与《文史哲》联袂推出“中国人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