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史哲

文史哲不分家,一张“太极双鱼图”,让高中生

高中生写作文,大部分是议论文,这和初中生有较大区别,这符合高中生心理、智力发展阶段的特征,无可厚非。

但是,我们读一读高中生的议论文,就会发现他们在作文里呈现出的思维还是比较单一的、比较单调的,不全面,不透彻,一句话,缺乏思辨性。

如果议论文缺乏思辨性,就会让整篇作文显得逻辑不严密,说理不服人,当然文中的论点就有点站不住脚了,分数也不会高。

鉴于此,麦田老师在高三毕业班上了一堂旨在提高学生作文思辨性的作文课,训练学生学习辩证分析的思辨能力,用这种思辨能力来驾驭日益繁杂的高考作文题。

教学目标是这样的:学会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思考和分析问题,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充分结合。

也许有的学生和家长就会问了,麦田老师,你这不是在教哲学吗?这是语文课,这是作文课,怎么能当作哲学课来上呢?

诚然,这些疑问是正常的,但是也是肤浅的,我们的传统就是文史哲不分家,没有纯粹的语文课,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,里面必然有其他学科的知识。这不矛盾,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打开思路、拓宽视野。

麦田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太极双鱼图,让同学们看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,畅所欲言,没有约束。

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,开始就这幅图来发言交流。

他们的发言内容大致为:黑中有白,白中有黑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不停旋转,不断转化。

总之体现了“思辨性”这三个字,也就是对立统一的。

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看法,麦田老师就追问: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现实,来谈谈这幅图给自己带来哪些启示?

麦田老师设置这个问题,目的就是让学生围绕思辨性这个特征来进行议论,但是要结合现实,不能空泛议论。

有学生说,太极双鱼图不断旋转换位的状态告诉我们,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的,在苦难面前要相信未来的幸福,在失意面前要相信未来的收获。

有学生说,太极双鱼图的黑白对立,说明事物都有两面,一正一反,我们要善于居安思危的意识。

麦田老师接着发问:太极双鱼图适合哪些话题的议论文?

“进与退”“舍与得”“荣与辱”“真与假”“刚与柔”,同学们说了很多,看来他们的思维打开了,思维活跃了。

麦田老师在这些主题里,选择了“舍与得”这个话题,让同学来进一步地了解作文的思辨性,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。

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交流,麦田老师明确了“舍”与“得”之间的关系。

1.“舍”与“得”是矛盾的。

2.“舍”可以成就大局、整体的“得”。(有些景区免门票,看似不划算,但是算总账,获得的是长远利益)

3.“舍”在一段时间之后发展变化成“得”。(周总理一生中多次高尚的“舍”、获得了全世界人民永远尊重的“得”的精神品质)

上面这些步骤就是作文的思维训练,接下来麦田老师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的语言训练。

高中语文课的语言训练,应该包括两个方面:口头表达、书面表达。

口头表达在前面已经有较为充分的体现,接下来就是书面表达了。

麦田老师设置了这样一道补写题:请根据对辩证法的理解,给“有时候,舍是一种() ”,要求填入一个词语,补写完整,不少于200字。

因为有了前面思维上的铺垫,同学们这时候来写就方便多了,他们写得又好又快。

现列举一例。

有时候,舍是一种智慧。舍弃不是放弃,更不是抛弃,而是另一种方式的获得。舍弃不是拒绝,更不是隔绝,而是另一种方式的进取。只有懂得放下,才能掌握当下,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与发展中获得更多更好的成果。如果不懂得舍的辩证法,如果不能给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,如果不拥有舍的智慧,你将背负难以承受的重负,一味索取也许等待你的将是失败与懊悔。夏洛蒂?勃朗特三姐妹懂得舍弃的智慧,却迎来了小说创作的春天。释迦牟尼懂得舍弃优渥的物质生活,才彻悟了人世的智慧。

上一篇:《文史知识》创刊40周年座谈会召开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