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史哲

文史视角下的《〈史记〉选读》重构策略

《〈史记〉选读》是高中语文选修的重要内容,从提高教学效益的角度来看,教师要基于传统教学思路对其教学进行重构。从文、史两重视角对教材的教学进行重构并思考策略,可以发现主题整合下的意义建构是可行的,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。

史记被誉为“正史鼻祖,文章大宗”,这样的一个涵盖了中国历史五分之三的宏篇巨著,即使压缩成《〈史记〉选读》,仍然是横亘在师生面前的一座大山,要有效地实施教学,教师必须基于已有的教学思路进行创新,也就是进行当下讨论较为热门的“重构”。重构教学是一个策略性的行为,重构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,即在短时间之内让学生更精准地掌握字词句篇章之义,进而准确地从“文”与“史”两重视角认识《史记》的文学价值与史学意义。

一、主题整合:基于文史意义发掘的重构策略

苏教版《〈史记〉选读》已经对相关文本进行了分类,譬如“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——司马迁其人其事”“学究天人,体贯古今——《史记》的体例”“不虚美,不隐恶——《史记》的史家传统”“读其书想见其为人——《史记》的理想人格”“摹形传神,千载如生——《史记》的人物刻画艺术”“善叙整理,其文疏荡——《史记》的叙事艺术”等。这样的六个部分,构成了《〈史记〉选读》的主干,显然,如果循规蹈矩,那么这样的六个主题(合计十九篇文章)的教学,显然是需要相当的时间的。而既然需要重构,那笔者以为可以进一步进行主题整合,而整合的依据就是文史意义的发掘,这是重构的基本前提。

例如,“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——司马迁其人其事”的教学可以与最后的两个主题整合,利用一至两个课时完成。因为这种介绍性的文字如果缺乏了具体的内容支撑,必然空虚,花时间过多无益,重心应当放到其他几个主题的教学中。而“学究天人,体贯古今——《史记》的体例”可以单独成为一个体系,重点进行《夏本纪》和《鲁周公世家》的教学(其中前者是重点),《六国年表》用以辅助,《河渠书》用于学生课外自学。这样设计的思路是:《夏本纪》是《史记》体例的典范,其中记载的夏代的历史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,太史公描述也比较周全,以之为镜,可鉴《史记》的文、史两重含义。比如说了解夏代部族首领的传承并理解夏代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、人民生活等史实知识——既然是重构,教师可以适当基于原来的课文向《史记》原文延伸。

而其后的《高祖本纪》《李将军列传》《孔子世家》《管仲列传》《屈原列传》《项羽本纪》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与《滑稽列传》《刺客列传》,以及《秦始皇本纪》《赵世家》《魏公子列传》《淮阴候列传》等则可以成为一个大的主题,也就是在教学中,教师可以从“人”的角度,列出这些文本,然后明确教学思路(文与史两个角度),进而实施教学。这样,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是一个个单独的文本,也不是一个个主题,而是一个大主题之下的主题分析与综合。

通过这样的整合,师生对《〈史记〉选读》的理解就是高屋建瓴式的、立体式的。当然,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,关于这一要求,下一点重点阐述。

二、意义建构:基于文史意义发现的重构策略

选修教材的教学,笔者以为重点不在于字、词的琢磨上,更多的应当在于理解其人文含义。《史记》这样的巨著,显然更需要从文与史两重角度审视其含义,然后引导学生在“读文”当中“入史”,进而进行关于历史的意义建构,这是笔者重构《〈史记〉选读》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策略。

譬如在实际教学中,笔者将《孔子世家》《管仲列传》《屈原列传》放在两节课中进行互文解读式的教学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,笔者就是让学生迅速阅读三则文本,而且三则文本阅读之间不夹杂其他的教学内容,教师也不做其他的点评,只强调要弄清文意。而为了提高这段时间的效率,笔者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,让学生边读边讨论,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实际上是很容易提高效率的。因为文言文阅读其实有一个重要的特点,那就是学生对某些关键字词的理解兴趣是不同的。这就决定了锚定在不同学生思维中的词句义是不同的,因而在小组合作中是可以通过充分交流而实现信息互通的,这客观上促进了理解文本速度的较大提升。

其后,再去让学生建构文史含义,学生则可以由文本中的关键词句,去同时建构对孔子、管仲、屈原三个人的理解,甚至思维还可以向其他人物与史实延伸。比如说文中孔子对管仲的“小”的评价,就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。而之所能够讨论,是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,孔子是史上大儒,而管仲则是有名的政治家,前者对后者“不感冒”(学生戏语),其原因是什么?学生于是进一步探究,结果发现原来是两个人的政治主张不同:前者寻求王道而后者寻求霸道,前者以儒治国而后者成全齐国为五霸之一。这时也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史评观点:孔子以“小”评价管子,也是不恰当的,因为在孔子、管仲、屈原三个人当中,严格来说,只有管仲的政治抱负是实现了的,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齐国的强大,而孔子更多的是愿景,屈原则自投汨罗。因此,从对国与民的利益来说,管仲才是高明的“领导”(学生语)。笔者以为,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,恰恰是对三文精读的结果,同时也是自身认真思考的结果。其所构建出来的对历史的理解,以及以史鉴今的意识,恰恰是当代高中学生所需要的语文核心素养。

上一篇:文史学者刘梦溪做客“大师讲大美”
下一篇:没有了